各位朋友,本站是【今日公文】全网唯一官方网站,网址为:jinrigongwen.com或www.jinrigongwen.com,其他网址皆为假冒本站的虚假网站,请记住并收藏本站官网,谨防进错假冒网站!
首页公文大全品牌案例经验创新创建在知识创新中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
DOCX

在知识创新中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

总页数 8 页 大小 46.46K 2025-07-21 分享
VIP享受全站免费下载特权
下载文档
/ 8
全屏查看
在知识创新中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
还有 8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8 页,下载后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情形恶劣者,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
在知识创新中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一历史经验对现实的启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设实践中,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创新必须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这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们既要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自主性,又要实现其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使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具有更为坚实而广阔的发展路径。从历史上看,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以中古时期的佛教入华及其中国化最为令人瞩目。这一过程充分彰显中华民族善于在知识创新中保持中华文化主体性。大航海时代后,西方列强推动全球扩张,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发展形成冲击。当下,如何在中西文明交光互影的碰撞中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1.佛教中国化及其知识创新佛教入华的背景首先是汉末以来儒学的衰颓。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但汉末以后出现了衰颓的迹象。《古诗源·汉诗》记载,“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是对东汉名士标榜的名教伦理的莫大讽刺。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本身
返回顶部

问题、需求、建议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